1 变量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指程序执行过程中变量存在的时间段。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包变量(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两种变量的生命周期。 ① 包变量一直常驻在内存到程序的结束,然后被系统垃圾回收器回收。也就是说包变量的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的执行时间。 ② 局部变量,例如一个函数中定义的变量。它有一个动态的生命周期:每次执行生命语句时创建一个新的实体,变量一直生存到它变得不可访问(例如没有外部指针指向它,函数退出我们没有路径能访问到这个变量),这时它占用的存储空间就会被回收。 所以我们有结论: 并不是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在访问退出函数后就会被回收! 2 堆与栈的分配 学过其他诸如C/C++语言的都知道,变量定义完成一般是分配在堆和栈空间上的。存在哪个空间上是跟你是否动态分配内存有关(new/malloc)。但是在Go语言上这个选择并不是基于使用var和new关键字来声明变量的。 我们看下面两个程序实例:
SNI (Server Name Indication)是用来改善服务器与客户端 SSL (Secure Socket Layer)和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的一个扩展。主要解决一台服务器只能使用一个证书(一个域名)的缺点,随着服务器对虚拟主机的支持,一个服务器上可以为多个域名提供服务,因此SNI必须得到支持才能满足需求。
内核定时器是内核用来控制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基于jiffies)调度执行某个函数的一种机制,其实现位于 <linux/timer.h> 和 kernel/timer.c 文件中。 被调度的函数肯定是异步执行的,它类似于一种“软件中断”,而且是处于非进程的上下文中,所以调度函数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没有 current 指针、不允许访问用户空间。因为没有进程上下文,相关代码和被中断的进程没有任何联系。 2) 不能执行休眠(或可能引起休眠的函数)和调度。 3) 任何被访问的数据结构都应该针对并发访问进行保护,以防止竞争条件。 内核定时器的调度函数运行过一次后就不会再被运行了(相当于自动注销),但可以通过在被调度的函数中重新调度自己来周期运行。 在SMP系统中,调度函数总是在注册它的同一CPU上运行,以尽可能获得缓存的局域性。 struct timer_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