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有三种行锁的算法:
1,Record Lock:是加在索引记录上的。
2,Gap Lock(间隙锁):对索引记录间的范围加锁,或者加在最后一个索引记录的前面或者后面
3,Next-Key Lock:前两种锁的结合,锁定一个范围,并且锁定记录本身,主要目的是解决幻读的问题。
间隙锁主要是防止幻象读,用在Repeated-Read(简称RR)隔离级别下。在Read-Commited(简称RC)下,一般没有间隙锁(有外键情况下例外,此处不考虑)。间隙锁还用于statement based replication
间隙锁有些副作用,如果要关闭,一是将会话隔离级别改到RC下,或者开启 innodb_locks_unsafe_for_binlog(默认是OFF)。
间隙锁(无论是S还是X)只会阻塞insert操作。
| id | k |
+—-+——+
2 | 2 |
5 | 5 |
| 10 | 10 |
除了对于k=5这条记录上record lock之外,innoDB对于delete和update在辅助索引(非主键索引)上的条件时会对扫过的记录上间隙锁,为了防止幻读,会锁住k=5这条记录的前面一条记录(id=2,k=2)到后面一条记录(id=10,k=10)之间的区间,即锁住k在区间(2,10)的范围(如果没有后一条记录,一直锁到正无穷),至于在边界k=2及k=10上,由于索引内是按照主键排序的,不会锁住(id<2,k=2)但是会锁住(id>2,k=2),同理不会锁住(id>10,k=10)但是会锁住(id<10,k=10)
值得注意的是,delete和update在唯一索引(primary key/unique key)上更新存在的记录时只会上行级记录锁(record key),而在唯一索引上更新不存在的记录时同辅助索引一样会上间隙锁;在上例中,delete id=5只会在(id=5,k=5)这条记录上上X锁,而delete id=7却会锁住(id>5&&id<10)这个区间。
默认情况下,InnoDB工作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并且以Next-Key Lock的方式对数据行进行加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幻读的发生。Next-Key Lock是行锁与间隙锁的组合,这样,当InnoDB扫描索引记录的时候,会首先对选中的索引记录加上行锁(Record Lock),再对索引记录两边的间隙(向左扫描扫到第一个比给定参数小的值, 向右扫描扫描到第一个比给定参数大的值, 然后以此为界,构建一个区间)加上间隙锁(Gap Lock)。如果一个间隙被事务T1加了锁,其它事务是不能在这个间隙插入记录的
InnoDB行锁是通过给索引上的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只有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InnoDB才使用行级锁,否则,InnoDB将使用表锁。
任何辅助索引上的锁,或者非索引列上的锁,最终都要回溯到主键上,在主键上也要加一把锁。
间隙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幻读,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这个目的:
(1)防止间隙内有新数据被插入
(2)防止已存在的数据,更新成间隙内的数据(例如防止numer=3的记录通过update变成number=5)
innodb自动使用间隙锁的条件:
(1)必须在RR级别下
(2)检索条件必须有索引(没有索引的话,mysql会全表扫描,那样会锁定整张表所有的记录,包括不存在的记录,此时其他事务不能修改不能删除不能添加)
InnoDB使用间隙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幻读,以满足相关隔离级别的要求
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其恢复和复制的需要
InnoDB这种加锁机制会阻塞符合条件范围内键值的并发插入,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锁等待。因此,在实际应用开发中,尤其是并发插入比较多的应用,我们要尽量优化业务逻辑,尽量使用相等条件来访问更新数据,避免使用范围条件。
select * from t where id = 10 for update;// 注意:普通查询是快照读,不需要加锁
上面语句中id列没有建立索引或者是非唯一索引时,则语句会产生间隙锁。
搜索条件里有多个查询条件(即使每个列都有唯一索引),也是会有间隙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