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使用 Alpine 镜像来构建 Docker 镜像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多阶段构建(multi-stage builds),因为这是镜像精简之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会解释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的区别,它们对镜像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那些不好的影响。中间会穿插一部分对 Alpine 镜像的介绍。链接:两个奇技淫巧,将 Docker 镜像体积减小 99%[1]



第二部分将会针对不同的语言来选择适当的精简策略,其中主要讨论 Go,同时也涉及到了 Java,Node,Python,Ruby 和 Rust。这一部分也会详细介绍 Alpine 镜像的避坑指南。什么?你不知道 Alpine 镜像有哪些坑?我来告诉你。



第三部分将会探讨适用于大多数语言和框架的通用精简策略,例如使用常见的基础镜像、提取可执行文件和减小每一层的体积。同时还会介绍一些更加奇特或激进的工具,例如 Bazel,Distroless,DockerSlim 和 UPX,虽然这些工具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能带来奇效,但大多情况下会起到反作用。
https://mp.weixin.qq.com/s/iI0PU6r5vpJ7Pl41b7d1aA

]找到。




  1. 解释型语言镜像精简
    对于诸如 Node、Python、Rust 之类的解释型语言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一点了。先来看看 Alpine 镜像。



Alpine 镜像
对于解释型语言来说,如果程序仅用到了标准库或者依赖项和程序本身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且无需调用 C 库和外部依赖,那么使用 Alpine 作为基础镜像一般是没有啥问题的。一旦你的程序需要调用外部依赖,情况就复杂了,想继续使用 Alpine 镜像,就得安装这些依赖。根据难度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



简单:依赖库有针对 Alpine 的安装说明,一般会说明需要安装哪些软件包以及如何建立依赖关系。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原因前面也提到了,Alpine 的软件包数量比大多数流行的发行版要少得多。
中等:依赖库没有针对 Alpine 的安装说明,但有针对别的发行版的安装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找到与别的发行版的软件包相匹配的 Alpine 软件包(假如有的话)。
困难:依赖库没有针对 Alpine 的安装说明,但有针对别的发行版的安装说明,但是 Alpine 也没有与之对应的软件包。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源码开始构建!
最后一种情况最不推荐使用 Alpine 作为基础镜像,不但不能减小体积,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因为你需要安装编译器、依赖库、头文件等等。。。更重要的是,构建时间会很长,效率低下。如果非要考虑多阶段构建,就更复杂了,你得搞清楚如何将所有的依赖编译成二进制文件,想想就头大。因此一般不推荐在解释型语言中使用多阶段构建。



有一种特殊情况会同时遇到 Alpine 的绝大多数问题:将 Python 用于数据科学。numpy 和 pandas 之类的包都被预编译成了 wheel[6],wheel 是 Python 新的打包格式,被编译成了二进制,用于替代 Python 传统的 egg 文件,可以通过 pip 直接安装。但这些 wheel 都绑定了特定的 C 库,这就意味着在大多数使用 glibc 的镜像中都可以正常安装,但 Alpine 镜像就不行,原因你懂得,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非要在 Alpine 中安装,你需要安装很多依赖,重头构建,耗时又费力,有一篇文章专门解释了这个问题:使用 Alpine 构建 Pyhton 镜像会将构建速度拖慢 50 倍![7]。



既然 Alpine 镜像这么坑,那么是不是只要是 Python 写的程序就不推荐使用 Alpine 镜像来构建呢?也不能完全这么肯定,至少 Python 用于数据科学时不推荐使用 Alpine,其他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可能,还是可以试一试 Alpine 的。



:slim 镜像
如果实在不想折腾,可以选择一个折衷的镜像 xxx:slim。slim 镜像一般都基于 Debian 和 glibc,删除了许多非必需的软件包,优化了体积。如果构建过程中需要编译器,那么 slim 镜像不适合,除此之外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使用 slim 作为基础镜像的。



下面是主流的解释型语言的 Alpine 镜像和 slim 镜像大小对比:



Image Size


node 939 MB
node:alpine 113 MB
node:slim 163 MB
python 932 MB
python:alpine 110 MB
python:slim 193 MB
ruby 842 MB
ruby:alpine 54 MB
ruby:slim 149 MB
再来举个特殊情况的例子,同时安装 matplotlib,numpy 和 pandas,不同的基础镜像构建的镜像大小如下:



Image and technique Size


python 1.26 GB
python:slim 407 MB
python:alpine 523 MB
python:alpine multi-stage 517 MB
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下使用 Alpine 并没有任何帮助,即使使用多阶段构建也无济于事。



但也不能全盘否定 Alpine,比如下面这种情况:包含大量依赖的 Django 应用。



Image and technique Size


python 1.23 GB
python:alpine 636 MB
python:alpine multi-stage 391 MB
最后来总结一下:到底使用哪个基础镜像并不能盖棺定论,有时使用 Alpine 效果更好,有时反而使用 slim 效果更好,如果你对镜像体积有着极致的追求,可以这两种镜像都尝试一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积累足够的经验,知道哪种情况该用 Alpine,哪种情况该用 slim,不用再一个一个尝试。




  1. Rust 语言镜像精简
    Rust 是最初由 Mozilla 设计的现代编程语言,并且在 Web 和基础架构领域中越来越受欢迎。Rust 编译的二进制文件动态链接到 C 库,可以正常运行于 Ubuntu、Debian 和 Fedora 之类的镜像中,但不能运行于 busybox:glibc 中。因为 Rust 二进制需要调用 libdl 库,busybox:glibc 中不包含该库。



还有一个 rust:alpine 镜像,Rust 编译的二进制也可以正常运行其中。



如果考虑编译成静态链接,可以参考 Rust 官方文档[8]。在 Linux 上需要构建一个特殊版本的 Rust 编译器,构建的依赖库就是 musl libc,你没有看错,就是 Alpine 中的那个 musl libc。如果你想获得更小的镜像,请按照文档中的说明进行操作,最后将生成的二进制文件扔进 scratch 镜像中就好了。




  1. 总结
    本系列文章的前两部分介绍了优化 Docker 镜像体积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运用这些方法。最后一部分将会介绍如何在减少镜像体积的同时,还能减少 I/O 和内存使用量,同时还会介绍一些虽然与容器无关但对优化镜像有帮助的技术。



脚注
[1]
两个奇技淫巧,将 Docker 镜像体积减小 99%: https://fuckcloudnative.io/posts/docker-images-part1-reducing-image-size/



[2]
Natanel Copa 的演讲: https://dockercon.docker.com/watch/6nK1TVGjuTpFfnZNKEjCEr



[3]
musl 的文档: https://wiki.musl-libc.org/functional-differences-from-glibc.html



[4]
amazoncorretto: https://hub.docker.com/_/amazoncorretto



[5]
这个仓库: https://github.com/jpetazzo/minimage



[6]
wheel: https://pythonwheels.com/



[7]
使用 Alpine 构建 Pyhton 镜像会将构建速度拖慢 50 倍!: https://pythonspeed.com/articles/alpine-docker-python/



[8]
Rust 官方文档: https://doc.rust-lang.org/1.9.0/book/advanced-linking.html#static-linking



https://mp.weixin.qq.com/s/iI0PU6r5vpJ7Pl41b7d1a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Y4NzQ1OA==&mid=2247484864&idx=1&sn=1afdc9858ee3aaecc303a7e3e72492bc&chksm=fbee450dcc99cc1b5c7f229d70a566fd79086569ccbb271755325bbf7d4099020ead16a2bac9&scene=21#wechat_redirect



对于刚接触容器的人来说,他们很容易被自己构建的 Docker 镜像体积吓到,我只需要一个几 MB 的可执行文件而已,为何镜像的体积会达到 1 GB 以上?本文将会介绍几个奇技淫巧来帮助你精简镜像,同时又不牺牲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的操作便利性。本系列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多阶段构建(multi-stage builds),因为这是镜像精简之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会解释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的区别,它们对镜像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那些不好的影响。中间会穿插一部分对 Alpine 镜像的介绍。



第二部分将会针对不同的语言来选择适当的精简策略,其中主要讨论 Go,同时也涉及到了 Java,Node,Python,Ruby 和 Rust。这一部分也会详细介绍 Alpine 镜像的避坑指南。什么?你不知道 Alpine 镜像有哪些坑?我来告诉你。



第三部分将会探讨适用于大多数语言和框架的通用精简策略,例如使用常见的基础镜像、提取可执行文件和减小每一层的体积。同时还会介绍一些更加奇特或激进的工具,例如 Bazel,Distroless,DockerSlim 和 UPX,虽然这些工具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能带来奇效,但大多情况下会起到反作用。



本文介绍第一部分。



01



万恶之源



我敢打赌,每一个初次使用自己写好的代码构建 Docker 镜像的人都会被镜像的体积吓到,来看一个例子。



让我们搬出那个屡试不爽的 hello world C 程序:



/* hello.c */
int main () {
puts(“Hello, world!”);
return0;
}
并通过下面的 Dockerfile 构建镜像:



FROM gcc
COPY hello.c .
RUN gcc -o hello hello.c
CMD [”./hello”]
然后你会发现构建成功的镜像体积远远超过了 1 GB。。。因为该镜像包含了整个 gcc 镜像的内容。



如果使用 Ubuntu 镜像,安装 C 编译器,最后编译程序,你会得到一个大概 300 MB 大小的镜像,比上面的镜像小多了。但还是不够小,因为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还不到 20 KB:



$ ls -l hello
-rwxr-xr-x 1 root root 16384 Nov 18 14:36 hello
类似地,Go 语言版本的 hello world 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package main



import”fmt”



func main ()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使用基础镜像 golang 构建的镜像大小是 800 MB,而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只有 2 MB 大小:



$ ls -l hello
-rwxr-xr-x 1 root root 2008801 Jan 15 16:41 hello
还是不太理想,有没有办法大幅度减少镜像的体积呢?往下看。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不同镜像的大小,所有镜像都使用相同的镜像名,不同的标签。例如:hello:gcc,hello:ubuntu,hello:thisweirdtrick 等等,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命令 docker images hello 列出所有镜像名为 hello 的镜像,不会被其他镜像所干扰。



02



多阶段构建



要想大幅度减少镜像的体积,多阶段构建是必不可少的。多阶段构建的想法很简单:“我不想在最终的镜像中包含一堆 C 或 Go 编译器和整个编译工具链,我只要一个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



多阶段构建可以由多个 FROM 指令识别,每一个 FROM 语句表示一个新的构建阶段,阶段名称可以用 AS 参数指定,例如:



FROM gcc AS mybuildstage
COPY hello.c .
RUN gcc -o hello hello.c
FROM ubuntu
COPY –from=mybuildstage hello .
CMD [”./hello”]
本例使用基础镜像 gcc 来编译程序 hello.c,然后启动一个新的构建阶段,它以 ubuntu 作为基础镜像,将可执行文件 hello 从上一阶段拷贝到最终的镜像中。最终的镜像大小是 64 MB,比之前的 1.1 GB 减少了 95%:



🐳 → docker images minimage
REPOSITORY TAG … SIZE
minimage hello-c.gcc … 1.14GB
minimage hello-c.gcc.ubuntu … 64.2MB
还能不能继续优化?当然能。在继续优化之前,先提醒一下:



在声明构建阶段时,可以不必使用关键词 AS,最终阶段拷贝文件时可以直接使用序号表示之前的构建阶段(从零开始)。也就是说,下面两行是等效的:



COPY –from=mybuildstage hello .
COPY –from=0 hello .
如果 Dockerfile 内容不是很复杂,构建阶段也不是很多,可以直接使用序号表示构建阶段。一旦 Dockerfile 变复杂了,构建阶段增多了,最好还是通过关键词 AS 为每个阶段命名,这样也便于后期维护。



使用经典的基础镜像
我强烈建议在构建的第一阶段使用经典的基础镜像,这里经典的镜像指的是 CentOS,Debian,Fedora 和 Ubuntu 之类的镜像。你可能还听说过 Alpine 镜像,不要用它!至少暂时不要用,后面我会告诉你有哪些坑。



COPY –from 使用绝对路径
从上一个构建阶段拷贝文件时,使用的路径是相对于上一阶段的根目录的。如果你使用 golang 镜像作为构建阶段的基础镜像,就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假设使用下面的 Dockerfile 来构建镜像:



FROM golang
COPY hello.go .
RUN go build hello.go
FROM ubuntu
COPY –from=0 hello .
CMD [”./hello”]
你会看到这样的报错:



COPY failed: stat /var/lib/docker/overlay2/1be…868/merged/hello: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是因为 COPY 命令想要拷贝的是 /hello,而 golang 镜像的 WORKDIR 是 /go,所以可执行文件的真正路径是 /go/hello。



当然你可以使用绝对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后面基础镜像改变了 WORKDIR 怎么办?你还得不断地修改绝对路径,所以这个方案还是不太优雅。最好的方法是在第一阶段指定 WORKDIR,在第二阶段使用绝对路径拷贝文件,这样即使基础镜像修改了 WORKDIR,也不会影响到镜像的构建。例如:



FROM golang
WORKDIR /src
COPY hello.go .
RUN go build hello.go
FROM ubuntu
COPY –from=0 /src/hello .
CMD [”./hello”]
最后的效果还是很惊人的,将镜像的体积直接从 800 MB 降低到了 66 MB:



🐳 → docker images minimage
REPOSITORY TAG … SIZE
minimage hello-go.golang … 805MB
minimage hello-go.golang.ubuntu-workdir … 66.2MB
03



FROM scratch 的魔力



回到我们的 hello world,C 语言版本的程序大小为 16 kB,Go 语言版本的程序大小为 2 MB,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将镜像缩减到这么小?能否构建一个只包含我需要的程序,没有任何多余文件的镜像?



答案是肯定的,你只需要将多阶段构建的第二阶段的基础镜像改为 scratch 就好了。scratch 是一个虚拟镜像,不能被 pull,也不能运行,因为它表示空、nothing!这就意味着新镜像的构建是从零开始,不存在其他的镜像层。例如:



FROM golang
COPY hello.go .
RUN go build hello.go
FROM scratch
COPY –from=0 /go/hello .
CMD [”./hello”]
这一次构建的镜像大小正好就是 2 MB,堪称完美!



然而,但是,使用 scratch 作为基础镜像时会带来很多的不便,且听我一一道来。



缺少 shell
scratch 镜像的第一个不便是没有 shell,这就意味着 CMD/RUN 语句中不能使用字符串,例如:




FROM scratch
COPY –from=0 /go/hello .
CMD ./hello
如果你使用构建好的镜像创建并运行容器,就会遇到下面的报错:



docker: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OCI runtime create failed: container_linux.go:345: starting container process caused “exec: "/bin/sh": stat /bin/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unknown.
从报错信息可以看出,镜像中并不包含 /bin/sh,所以无法运行程序。这是因为当你在 CMD/RUN 语句中使用字符串作为参数时,这些参数会被放到 /bin/sh 中执行,也就是说,下面这两条语句是等效的:



CMD ./hello
CMD /bin/sh -c “./hello”
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使用 JSON 语法取代字符串语法。例如,将 CMD ./hello 替换为 CMD [”./hello”],这样 Docker 就会直接运行程序,不会把它放到 shell 中运行。



缺少调试工具
scratch 镜像不包含任何调试工具,ls、ps、ping 这些统统没有,当然了,shell 也没有(上文提过了),你无法使用 docker exec 进入容器,也无法查看网络堆栈信息等等。



如果想查看容器中的文件,可以使用 docker cp;如果想查看或调试网络堆栈,可以使用 docker run –net container:,或者使用 nsenter;为了更好地调试容器,Kubernetes 也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叫 Ephemeral Containers[1],但现在还是 Alpha 特性。



虽然有这么多杂七杂八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调试容器,但它们会将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追求的是简单,越简单越好。



折中一下可以选择 busybox 或 alpine 镜像来替代 scratch,虽然它们多了那么几 MB,但从整体来看,这只是牺牲了少量的空间来换取调试的便利性,还是很值得的。



缺少 libc
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使用 scratch 作为基础镜像时,Go 语言版本的 hello world 跑得很欢快,C 语言版本就不行了,或者换个更复杂的 Go 程序也是跑不起来的(例如用到了网络相关的工具包),你会遇到类似于下面的错误:



standard_init_linux.go:211: exec user process caus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从报错信息可以看出缺少文件,但没有告诉我们到底缺少哪些文件,其实这些文件就是程序运行所必需的动态库(dynamic library)。



那么,什么是动态库?为什么需要动态库?



所谓动态库、静态库,指的是程序编译的链接阶段,链接成可执行文件的方式。静态库指的是在链接阶段将汇编生成的目标文件.o 与引用到的库一起链接打包到可执行文件中,因此对应的链接方式称为静态链接(static linking)。而动态库在程序编译时并不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程序运行是才被载入,因此对应的链接方式称为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



90 年代的程序大多使用的是静态链接,因为当时的程序大多数都运行在软盘或者盒式磁带上,而且当时根本不存在标准库。这样程序在运行时与函数库再无瓜葛,移植方便。但对于 Linux 这样的分时系统,会在在同一块硬盘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基本上都会用到标准的 C 库,这时使用动态链接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使用动态链接时,可执行文件不包含标准库文件,只包含到这些库文件的索引。例如,某程序依赖于库文件 libtrigonometry.so 中的 cos 和 sin 函数,该程序运行时就会根据索引找到并加载 libtrigonometry.so,然后程序就可以调用这个库文件中的函数。



使用动态链接的好处显而易见:



节省磁盘空间,不同的程序可以共享常见的库。
节省内存,共享的库只需从磁盘中加载到内存一次,然后在不同的程序之间共享。
更便于维护,库文件更新后,不需要重新编译使用该库的所有程序。
严格来说,动态库与共享库(shared libraries)相结合才能达到节省内存的功效。Linux 中动态库的扩展名是 .so( shared object),而 Windows 中动态库的扩展名是 .DLL(Dynamic-link library[2])。



回到最初的问题,默认情况下,C 程序使用的是动态链接,Go 程序也是。上面的 hello world 程序使用了标准库文件 libc.so.6,所以只有镜像中包含该文件,程序才能正常运行。使用 scratch 作为基础镜像肯定是不行的,使用 busybox 和 alpine 也不行,因为 busybox 不包含标准库,而 alpine 使用的标准库是 musl libc,与大家常用的标准库 glibc 不兼容,后续的文章会详细解读,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该如何解决标准库的问题呢?有三种方案。



1、使用静态库
我们可以让编译器使用静态库编译程序,办法有很多,如果使用 gcc 作为编译器,只需加上一个参数 -static:



$ gcc -o hello hello.c -static
编译完的可执行文件大小为 760 kB,相比于之前的 16kB 是大了好多,这是因为可执行文件中包含了其运行所需要的库文件。编译完的程序就可以跑在 scratch 镜像中了。



如果使用 alpine 镜像作为基础镜像来编译,得到的可执行文件会更小(< 100kB),下篇文章会详述。



2、拷贝库文件到镜像中
为了找出程序运行需要哪些库文件,可以使用 ldd 工具:



$ ldd hello
linux-vdso.so.1 (0x00007ffdf8acb000)
libc.so.6 => /usr/lib/libc.so.6 (0x00007ff897ef6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 /usr/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7ff8980f7000)
从输出结果可知,该程序只需要 libc.so.6 这一个库文件。linux-vdso.so.1 与一种叫做 VDSO[3] 的机制有关,用来加速某些系统调用,可有可无。ld-linux-x86-64.so.2 表示动态链接器本身,包含了所有依赖的库文件的信息。



你可以选择将 ldd 列出的所有库文件拷贝到镜像中,但这会很难维护,特别是当程序有大量依赖库时。对于 hello world 程序来说,拷贝库文件完全没有问题,但对于更复杂的程序(例如使用到 DNS 的程序),就会遇到令人费解的问题:glibc(GNU C library)通过一种相当复杂的机制来实现 DNS,这种机制叫 NSS(Name Service Switch, 名称服务开关)。它需要一个配置文件 /etc/nsswitch.conf 和额外的函数库,但使用 ldd 时不会显示这些函数库,因为这些库在程序运行后才会加载。如果想让 DNS 解析正确工作,必须要拷贝这些额外的库文件(/lib64/libnss_*)。



我个人不建议直接拷贝库文件,因为它非常难以维护,后期需要不断地更改,而且还有很多未知的隐患。



3、使用 busybox:glibc 作为基础镜像
有一个镜像可以完美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那就是 busybox:glibc。它只有 5 MB 大小,并且包含了 glibc 和各种调试工具。如果你想选择一个合适的镜像来运行使用动态链接的程序,busybox:glibc 是最好的选择。



注意:如果你的程序使用到了除标准库之外的库,仍然需要将这些库文件拷贝到镜像中。



04



总结



最后来对比一下不同构建方法构建的镜像大小:



原始的构建方法:1.14 GB
使用 ubuntu 镜像的多阶段构建:64.2 MB
使用 alpine 镜像和静态 glibc:6.5 MB
使用 alpine 镜像和动态库:5.6 MB
使用 scratch 镜像和静态 glibc:940 kB
使用 scratch 镜像和静态 musl libc:94 kB
最终我们将镜像的体积减少了 99.99%。



但我不建议使用 sratch 作为基础镜像,因为调试起来非常麻烦,但如果你喜欢,那我也不会拦着你。



下篇文章将会着重介绍 Go 语言的镜像精简策略,其中会花很大的篇幅来讨论 alpine 镜像,因为它实在是太酷了,在使用它之前必须得摸清它的底细。



脚注
[1]
Ephemeral Containers: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workloads/pods/ephemeral-containers/



[2]
Dynamic-link libra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ynamic-link_library



[3]
VDS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DSO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Y4NzQ1OA==&mid=2247484864&idx=1&sn=1afdc9858ee3aaecc303a7e3e72492bc&chksm=fbee450dcc99cc1b5c7f229d70a566fd79086569ccbb271755325bbf7d4099020ead16a2bac9&scene=21#wechat_redirect


Category go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