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项目的目录结构
分为 application,domain,facade,infrastructure 四个部分



application 对应了 DDD 中的「应用层」,同时也对应了 Clean Architecture 中的 Application Business Rule。从项目中的实践而言,它作为「粗粒度」业务的入口,也有人喜欢称之为一个 Use Case。在这一层中不应该包含复杂的业务规则,而是对下层的 domain (领域层)进行协调,对业务逻辑进行编排。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层只应该依赖于下层的 domain 层与 infrastructure 层。



application 内部是怎么划分的:
dto service util



dto 目录存放了的是 application 对上层暴露服务所接受的参数类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Data Transfer Object。service 目录则是之前提到的「粗粒度」的服务接口,这些服务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业务逻辑将 dto 对象转化为 domain 层的领域对象,并调用相关领域对象的方法完成业务逻辑。如果需要还会调用 infrastructure 的服务。再次强调,这部分的服务不应该涉及到复杂,核心的业务逻辑。



domain 是 DDD 的核心层
domain 之下的是名为 bc1 的目录,这里指代项目中某个业务的 Bounded Context(限界上下文)
exception 目录中定义了领域层相关的异常,即一般称之为的 BusinessException,代表违反某些业务逻辑的异常,例如账户余额不足等。model 目录中定了领域对象,一般建议使用「充血模型」进行建模。repository 中定义了领域对象对应的「仓库」
service 则是定义了「领域服务」对象,如果认为 model 定义了业务模型,是名词,那么领域服务就是动词。



在一个完整的领域模型中,我们往往需要划分多个不同的 Bounded Context,但是不同的 BC 之间应该怎么交互呢?Eric Evans 的书中提供了集中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自定义 DSL,防腐层等。而在我们具体的项目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基于「领域事件」的交互方式,这样不仅不会破坏各个 BC 间的封装,也移除了各自间的耦合。producer 中是事件的发送方,handler 是具体处理事件的对象。

facade 是整个系统对外暴露服务的部分



即 RESTful 风格的 API 与 Web Service,对应的实现分别在 rest 与 ws 目录下。facade 层的工作是基于协议对客户端提供的数据进行校验,然后将数据转化为 application 层所需的 dto 对象,并调用 application 提供的服务。facade 中不应该有任何的业务规则与逻辑,只是完成数据对象的转换。



Infrastructure Layer
infrastructure 层主要负责提供底层的纯技术服务,



繁琐的数据对象转换
从系统的分层架构来看,一共有三种类型的数据对象,分别为 DTO,Domain,PO(Persistence Object)。在实现一个业务功能时往往发生多次数据对象的转换,且大部分时间都是 getter 与 setter 的操作,非常的冗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 Model Mapper 作为对象映射框架,省去了一些多余的代码。但是依然存在着另一个问题。考虑到 DDD 中的另一个概念: Aggregate(聚合),当从 PO 转换为 Domain 时,需要以 eager 模式从存储中加载所有的数据,相对而言丧失了延迟加载的优化特性。



模糊的 Module 与 Bounded Context
在 DDD 理论中 Module 与 Bounded Context 是不同的东西,在上述的分层架构中,领域层有着明确的 BC 划分,但是在其他层却没有这些。最直接的现象就是随着系统功能的逐渐增加,业务规则日益复杂,application 目录下 dto,service 下的类会越来越多,由于缺乏进一层的抽象,导致后续的开发人员很难理解。



领域事件引入的事务问题
在引入领域事件之后,一部分的业务流程变为了异步调用,因此事务边界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达到事务一致性的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开发者的心智负担,也提升了不少测试的难度。在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业务的理解,尽量将事务特性从业务规则中移除或是绕开。



架构复杂性的提升
架构复杂性的提升带来的是开发人员学习的成本提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开发人员的代码中引入了错误的依赖关系,例如 domain 的方法签名中有来自于 dto 的对象,或是 facade 中引入了 domain 的领域对象。对于这种问题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加强 code review,加强开发人员对分层思想的理解,以及引入 Unit test your Java architecture - ArchUnit 这样的框架,在 CI 时对代码的依赖关系进行静态检查。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1737741



https://www.infoq.cn/article/s_lfulu6zqodd030rbh9
https://www.infoq.cn/article/7QgXyp4Jh3-5Pk6LydWw



https://www.coder.work/article/719267
https://tkstorm.com/posts-list/software-engineering/cloud-native/ddd-layer/



https://www.cnblogs.com/hafiz/p/9388334.html
https://blog.csdn.net/k6T9Q8XKs6iIkZPPIFq/article/details/78909897
https://www.cnblogs.com/netfocus/archive/2011/10/10/2204949.html
https://blog.csdn.net/bluishglc/article/details/6681253



http://www.7xue.top/?p=4591



https://www.jianshu.com/p/a775836c7e25
https://my.oschina.net/luanwu/blog/4308928
https://blog.csdn.net/m0_47404181/article/details/111023054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063801409550



三层架构:



表现层(Presentation)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持久层(Persistence)
四层架构:



表现层(Presentation)
应用(逻辑)层(Application)
领域层(Domain)
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在四层架构中的基础设施层要比三层架构中的持久层的功能多一些。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5675171


Category architect